第2章 秘议
书迷正在阅读:【审all gb】寝当番日常、【名柯】负债累累的我、浪潮、好想(兄妹骨科 1v1)、解方程(校园,1v1)、欲海有涯 H合集、意料之外、上将小姐的调教指南、復仇催眠、美丽的丝袜mama被狼狗强迫射入jingye
萧丛还在宫中赴宴的时候,为我递了两个口信。
一切安好,勿念。
萧家自然一切安好,这些年在我的照料下,萧家平稳地承着圣宠,蒸蒸日上。可是对那个面对着萧家人,形单影只的天子,我又如何能够勿念?
日思夜想,朝夕不敢忘。
另一条口信是,太后娘娘要见我。
太后派来的嬷嬷是新面孔,看来她身边的人又换了一波。
我就这样,坐着一顶两人抬的小轿,从小宫门入了大内。
我闭着眼,轻摇折扇,听着宫人有条不紊的步伐,踩在刚被小雨淋湿的青砖地面上,啪嗒啪嗒……
啪嗒啪嗒啪嗒……远处传来更大的队伍抬着轿辇的脚步声,我微微蹙眉,总觉得不该是太后亲自来接我吧。
皇宫之中,最稀缺的就是好奇心,因为好奇的人都已经死了。
所以我也不管这些,安分地坐在逼仄昏暗的小轿之中,等着抬我的宫人们避让。
等那轿辇行至一半的时候,戛然停下,四周忽地异常寂静,静得就像宫变前夕的那个执手窗前的雨夜。
“母后又抬人进宫了么?”
慵懒,不悦,几分酒醉,十足的帝王调子,既熟悉又陌生。
我听到这声音,脑子还没反应过来,便已全身微颤,缓缓仰头,一滴浊泪早已悄然滑落。
“罢了。”轻飘飘的一句话,却重如泰山。
得到上位者的应允,所有人这才重新步入原先的轨道。
等到了太后的慈宁宫前,早早有人接引,我下了轿便跟着一路到了太后跟前。
“蘅,见过太后娘娘。”
以前的皇后、如今的皇太后栾萱仪,此刻仍旧一副母仪天下的贤淑模样,正慢腾腾喝茶。
屏退了左右,只剩我和她两个人。
太后见我,面上岁月静好、与世无争,轻松得很,这一切都是最终得胜者的姿态。
只她搁下茶盏的那一刻,眉头才爬上愁意。
“萧蘅,没想到你还是回来了。”
“呵。”我不由浅笑出声,“太后娘娘是不希望蘅回来吗?”
“希望与否,你又不会遂了本宫的意。”
她抬起略显苍老的眼眸,眼皮似乎跳动了一下,看来她看见我回来的确很糟心。
“五年未见,太后娘娘光彩依旧。”我笑着把萧丛见我时的话,奉承给她。
“行了,萧蘅,明人不说暗话。说吧,你这次回来,是想要什么?”
“萧家如今已是荣宠备至,你是还想让萧家更上一层楼吗?”
“既得陇,复望蜀。”面对太后的诘责,我回以微笑。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太后脸上明晃晃嫌弃的表情,就差翻白眼了,但高门贵女自幼习得的仪态不允许她像乡野村妇一般这样做。
我恬淡地笑着,没有多说什么。
“你欲如何见陛下?”太后侧躺在椅上,扶着太阳xue,看都没看我一眼。
“蘅不欲见陛下。”
听了我的答话,太后不由立直了身子。
“见着陛下,只会给萧家招揽祸端罢了,蘅自然不会这样做。”
“那你……回来做什么?养老么?”太后心生疑惑。
“呵,蘅还年轻,尚未至养老的年纪。”我抿着唇,轻轻摇头。
定了定心神,我这才悠悠开口:
“陛下之患,在内而不在外。故蘅有心回朝,替陛下解心腹之忧。”
“陛下有何心腹之忧?”太后冷笑一声,对我不屑一顾。
“国库不殷,冗账难清。”
太后瞧着我的眼神更加鄙夷了,那张精致保养的脸上,写满了:就这,就这?
“太后娘娘无需忧心,陛下如今见了我,于我有百害而无一利,蘅不会如此行事。”
“你要如何行事,告与本宫,本宫才算安心,便不拦你,否则……”
我读得懂太后话里话外的威胁之意,于是再拜,答道:
“蘅向陛下求得了正五品户部郎中一职,蘅欲往户部。”
太后皱了皱眉,等着我接着说下去,见我没了动静,便主动问道:
“萧家谁任户部郎中?”
“我大哥萧伯嗣。”
“哈,我懂了。”太后轻蔑一笑,轻轻挥了挥凤袍的大袖,接着说道:
“你能把萧仲平区区正五品的守备干到破格封了镇北将军,就有信心把一个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干到侍郎、尚书。”
“行啊萧蘅,萧家出了一个你,倒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话说得阴阳怪气。
“不过,京城不比边关,到处都是耳目,你又如何避人耳目、越俎代庖?”
见话已经点到这儿,我淡淡一笑,捧起衣角,朝堂上的人一跪。
“需太后娘娘,助蘅一臂之力。”
“可笑,本宫凭什么助你?”
“蘅刚一进京,太后便一刻不停地召蘅觐见,说明太后娘娘比蘅更不希望蘅与陛下相见吧。”
太后一瞬间看我的眼神,像是一把刀子一样,恨不得在我身上剜下一块rou。
“既如此,便请太后娘娘相助。”
我把头叩在地上,以示谦卑,实则隐约有逼宫之意。
鱼死网破,对谁都没有好处,大不了到时候在陛下面前互相甩锅,看陛下信谁就是了。
见太后没有动静,我便抬起头,适时补充道:
“蘅自始至终都是太后的人,还望太后成全。”
太后与我对视沉默了良久,才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道:
“萧蘅,你记着,你自始至终都是陛下的人。”
要从太后宫中离去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一事,便扭头朝太后问道:
“太后娘娘,皇嗣一事,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你说呢?!”太后好不容易见我走,却又去而复返问起这事,再也压不住火气。
我抿了抿嘴,朝她拱手揖拜道:
“太后需得及时为陛下谋得皇嗣才是。”
“本宫用得着你提醒?”
见太后态度越来越恶劣,我也悻悻地退下。
当初我告诉太后,什么时候阿瑛能诞下皇嗣,什么时候便可告诉她我尚在人世,将我接回应京。结果宫中迟迟未有消息,这一等就是五年。
太后虽然向来不喜欢我,可人与人无非以利益相连,这回入宫算是求得了太后的庇护,不虚此行。
此番在京,我更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不可让人窥探了去。
我望着皇宫天上的一轮明月,还有周遭稀疏暗沉的星星,不由喟然长叹。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自以为算无遗策,这其中唯一的变数,便是阿瑛对我的执着。
若是阿瑛肯与旁人亲近,有了几个宠爱的妃嫔或是面首,诞下子嗣,我就不用假死遁去五年之久。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当初离她而去,主要是为了避锋芒。毕竟我功高震主,借假死遁匿,阿瑛便会爱屋及乌,顾念萧家,到时我伺机复出,她便只有失而复得的心情,不会忌惮萧家,更不会轻易厌弃我。
我深知阿瑛当时年少烂漫,她把我架得太高,全然不懂我的焦虑。
我当时是她心心念念的心头好不错,她愿意把世上最好的都给我,可若她做了天子,总有一天,我和萧家就显得碍眼了。
盛者必衰,一切荣宠一旦到达了顶峰,后面必然是消退。
我把姿态摆得太高或是太低,于刚登上天子宝座的她而言,都会让她不舒服。
她会觉得我变了,或者什么都变了。等她越看我越不顺眼,却又碍于情面的时候,她对我许下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便成了我的催命符,所以我必须下狠心倒逼她。
在她最爱我的时候,死遁而去,然后让她失而复得,就是我想到的最好的破局之法。
可如今这破局之法,却成了我作茧自缚的困局。
我更不敢想的是,是不是我根本就设想错了,不过是徒然伤了她。
伤得她,极深极深……
一切安好,勿念。
萧家自然一切安好,这些年在我的照料下,萧家平稳地承着圣宠,蒸蒸日上。可是对那个面对着萧家人,形单影只的天子,我又如何能够勿念?
日思夜想,朝夕不敢忘。
另一条口信是,太后娘娘要见我。
太后派来的嬷嬷是新面孔,看来她身边的人又换了一波。
我就这样,坐着一顶两人抬的小轿,从小宫门入了大内。
我闭着眼,轻摇折扇,听着宫人有条不紊的步伐,踩在刚被小雨淋湿的青砖地面上,啪嗒啪嗒……
啪嗒啪嗒啪嗒……远处传来更大的队伍抬着轿辇的脚步声,我微微蹙眉,总觉得不该是太后亲自来接我吧。
皇宫之中,最稀缺的就是好奇心,因为好奇的人都已经死了。
所以我也不管这些,安分地坐在逼仄昏暗的小轿之中,等着抬我的宫人们避让。
等那轿辇行至一半的时候,戛然停下,四周忽地异常寂静,静得就像宫变前夕的那个执手窗前的雨夜。
“母后又抬人进宫了么?”
慵懒,不悦,几分酒醉,十足的帝王调子,既熟悉又陌生。
我听到这声音,脑子还没反应过来,便已全身微颤,缓缓仰头,一滴浊泪早已悄然滑落。
“罢了。”轻飘飘的一句话,却重如泰山。
得到上位者的应允,所有人这才重新步入原先的轨道。
等到了太后的慈宁宫前,早早有人接引,我下了轿便跟着一路到了太后跟前。
“蘅,见过太后娘娘。”
以前的皇后、如今的皇太后栾萱仪,此刻仍旧一副母仪天下的贤淑模样,正慢腾腾喝茶。
屏退了左右,只剩我和她两个人。
太后见我,面上岁月静好、与世无争,轻松得很,这一切都是最终得胜者的姿态。
只她搁下茶盏的那一刻,眉头才爬上愁意。
“萧蘅,没想到你还是回来了。”
“呵。”我不由浅笑出声,“太后娘娘是不希望蘅回来吗?”
“希望与否,你又不会遂了本宫的意。”
她抬起略显苍老的眼眸,眼皮似乎跳动了一下,看来她看见我回来的确很糟心。
“五年未见,太后娘娘光彩依旧。”我笑着把萧丛见我时的话,奉承给她。
“行了,萧蘅,明人不说暗话。说吧,你这次回来,是想要什么?”
“萧家如今已是荣宠备至,你是还想让萧家更上一层楼吗?”
“既得陇,复望蜀。”面对太后的诘责,我回以微笑。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太后脸上明晃晃嫌弃的表情,就差翻白眼了,但高门贵女自幼习得的仪态不允许她像乡野村妇一般这样做。
我恬淡地笑着,没有多说什么。
“你欲如何见陛下?”太后侧躺在椅上,扶着太阳xue,看都没看我一眼。
“蘅不欲见陛下。”
听了我的答话,太后不由立直了身子。
“见着陛下,只会给萧家招揽祸端罢了,蘅自然不会这样做。”
“那你……回来做什么?养老么?”太后心生疑惑。
“呵,蘅还年轻,尚未至养老的年纪。”我抿着唇,轻轻摇头。
定了定心神,我这才悠悠开口:
“陛下之患,在内而不在外。故蘅有心回朝,替陛下解心腹之忧。”
“陛下有何心腹之忧?”太后冷笑一声,对我不屑一顾。
“国库不殷,冗账难清。”
太后瞧着我的眼神更加鄙夷了,那张精致保养的脸上,写满了:就这,就这?
“太后娘娘无需忧心,陛下如今见了我,于我有百害而无一利,蘅不会如此行事。”
“你要如何行事,告与本宫,本宫才算安心,便不拦你,否则……”
我读得懂太后话里话外的威胁之意,于是再拜,答道:
“蘅向陛下求得了正五品户部郎中一职,蘅欲往户部。”
太后皱了皱眉,等着我接着说下去,见我没了动静,便主动问道:
“萧家谁任户部郎中?”
“我大哥萧伯嗣。”
“哈,我懂了。”太后轻蔑一笑,轻轻挥了挥凤袍的大袖,接着说道:
“你能把萧仲平区区正五品的守备干到破格封了镇北将军,就有信心把一个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干到侍郎、尚书。”
“行啊萧蘅,萧家出了一个你,倒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话说得阴阳怪气。
“不过,京城不比边关,到处都是耳目,你又如何避人耳目、越俎代庖?”
见话已经点到这儿,我淡淡一笑,捧起衣角,朝堂上的人一跪。
“需太后娘娘,助蘅一臂之力。”
“可笑,本宫凭什么助你?”
“蘅刚一进京,太后便一刻不停地召蘅觐见,说明太后娘娘比蘅更不希望蘅与陛下相见吧。”
太后一瞬间看我的眼神,像是一把刀子一样,恨不得在我身上剜下一块rou。
“既如此,便请太后娘娘相助。”
我把头叩在地上,以示谦卑,实则隐约有逼宫之意。
鱼死网破,对谁都没有好处,大不了到时候在陛下面前互相甩锅,看陛下信谁就是了。
见太后没有动静,我便抬起头,适时补充道:
“蘅自始至终都是太后的人,还望太后成全。”
太后与我对视沉默了良久,才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道:
“萧蘅,你记着,你自始至终都是陛下的人。”
要从太后宫中离去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一事,便扭头朝太后问道:
“太后娘娘,皇嗣一事,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你说呢?!”太后好不容易见我走,却又去而复返问起这事,再也压不住火气。
我抿了抿嘴,朝她拱手揖拜道:
“太后需得及时为陛下谋得皇嗣才是。”
“本宫用得着你提醒?”
见太后态度越来越恶劣,我也悻悻地退下。
当初我告诉太后,什么时候阿瑛能诞下皇嗣,什么时候便可告诉她我尚在人世,将我接回应京。结果宫中迟迟未有消息,这一等就是五年。
太后虽然向来不喜欢我,可人与人无非以利益相连,这回入宫算是求得了太后的庇护,不虚此行。
此番在京,我更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不可让人窥探了去。
我望着皇宫天上的一轮明月,还有周遭稀疏暗沉的星星,不由喟然长叹。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自以为算无遗策,这其中唯一的变数,便是阿瑛对我的执着。
若是阿瑛肯与旁人亲近,有了几个宠爱的妃嫔或是面首,诞下子嗣,我就不用假死遁去五年之久。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当初离她而去,主要是为了避锋芒。毕竟我功高震主,借假死遁匿,阿瑛便会爱屋及乌,顾念萧家,到时我伺机复出,她便只有失而复得的心情,不会忌惮萧家,更不会轻易厌弃我。
我深知阿瑛当时年少烂漫,她把我架得太高,全然不懂我的焦虑。
我当时是她心心念念的心头好不错,她愿意把世上最好的都给我,可若她做了天子,总有一天,我和萧家就显得碍眼了。
盛者必衰,一切荣宠一旦到达了顶峰,后面必然是消退。
我把姿态摆得太高或是太低,于刚登上天子宝座的她而言,都会让她不舒服。
她会觉得我变了,或者什么都变了。等她越看我越不顺眼,却又碍于情面的时候,她对我许下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便成了我的催命符,所以我必须下狠心倒逼她。
在她最爱我的时候,死遁而去,然后让她失而复得,就是我想到的最好的破局之法。
可如今这破局之法,却成了我作茧自缚的困局。
我更不敢想的是,是不是我根本就设想错了,不过是徒然伤了她。
伤得她,极深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