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
书迷正在阅读:轻松吐槽无脑文、帅哥,你袜子颜色有些奇怪、娇妻不许逃、祭品少年、[综]如何当好一名阴阳师?、皇后快到朕的榻上来、[韩娱同人]韩娱之送你下地狱(GD)、[古二同人]此身吾身、虐文女主当学霸[穿书]、小别胜心欢
李文柏点点头,从怀中摸出一颗碎银子递过去,笑道:“多谢小哥。”
小吏千恩万谢地接过,对李文柏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李文柏微笑,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底层小吏都是翻脸如翻书的家伙,他没必要在这种小问题上得罪他们。
本来地方来的举子还需三人以上互相作保,但李文柏在贺青的运作下有了个国子监监生的名头,便可免了这一步。
做完这一切,李文柏便可闭门在房中等待会试的来临了,如此重要的时间,也不会有人没眼力见的跑来打扰,这三天恐怕会是李文柏人生中最为清静的日子。
到了会试那天,李文柏按照这些天养成的作息起了个大早,推开房门,正对上眼含笑意的王行之。
“老师?”李文柏瞪大眼,“您何必起这么早?”
“看起来心态没什么变化,甚好。”王行之笑着拍拍李文柏肩膀,“记着为师之前跟你说的,此次会试考题若涉及‘抑商’和‘重文’,应该如何作答,切莫逞一时之勇,坏了大计。”
李文柏郑重点头:“学生明白。”
上了马车,李文柏这才发现里面塞满了会试能够用到的东西,除了必须的笔墨纸砚,用于更换的衣物、夜间作答所用的蜡烛,以及可口的干粮饭菜、饮用水,甚至还有坐垫和棉铺,几乎和进行一场短途旅游没什么区别。
这些有贺府置办的,也有老师王行之专门购置的,没让李文柏费一点心思。
看着这大包小包,李文柏只觉心里一阵暖流涌过,不可否认,自来到京城之后,他确确实实结交到了不少真心的师长友人。
会试考场设在礼部贡院之内,从外面看去颇为威严壮观,然而只有真正进去过的人才知其中三味。
如果可以选择,几乎每个进过贡院的举子都不愿再进第二次,无他,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
大齐会试一场三天连续三场,一共要持续九天,这九天考生都必须安安分分待在贡院设置的小隔间之内,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不许交谈,也不许随意走动,为最大限度的防止作弊,贡院各考场都是全封闭式,通风极差,隔间再大也不过能容下一桌一椅,人要休息也只能勉强在地面伸直身体,加上会试的压力,真是对身心素质全方位的考验。
据李文柏所知,每年都有考生承受不住在考场中晕过去,结果也只能被巡视的士卒拖出来,就此浪费一次机会。
不过传说终究只是传说,等到真正踏入考场之时,扑面而来的腥臊味差点让李文柏猝不及防之下摔了个倒栽葱。
这下,他终于真正见识到了会试考场的可怕。
旁边有人见着李文柏的动作,忍不住说道:“贤弟第一年吧?也难怪,在进士科考试之前这里早就考过明经、明法两科啦,两批考生来了又走,时间又紧,这还算是干净啦!”
说完,那考生赶紧加快脚步:“贤弟快些点吧,等后面的人全部进来,好的位置就都被抢走啦。”
李文柏一怔,这才发现同时进入考场的考生们都一溜烟冲着最靠近里间的位置冲了过去,如梦初醒之下赶紧动作起来。
最靠里的隔间虽然味道相对较重,但地方也比较大,且巡视的军卒一般也不会过多打扰,是对考生来说的“风水宝地”,年年都是争夺的焦点。
李文柏没打算去抢那先一看就抢不到的隔间,他的目标是最靠近门口的地方。
身为一名标准的现代人,他能容忍地方窄小,也能容忍兵卒和考官们的脚步声,但唯独浓烈的气味是死xue。
靠门口的隔间虽然小,但比较新,通风相对较好,味道虽然也有,但至少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浓烈,还在能够忍受的范围内,在考生中间人气仅次于最靠里的位置,也是一处风水宝地。
趁着进来的时机较早,李文柏成功抢到了最为靠门的一处隔间。
在隔间的木质墙板上挂上自己的名姓,李文柏掀开破旧的草帘走了进去,一股浓烈的霉味铺天盖地而来。
李文柏赶紧把帘子打上去,又人工扇了许久的风,这才鼓起勇气重新踏进去。
好在这次的味道淡了不少,李文柏把包袱饭盒放置在地上,这才有心思打量起这小小的空间起来。
隔间很小,除了放置桌椅的位置就没有多少空余的地方了,包袱饭盒往地上一摆,人几乎就被固定在了椅子上无法乱动。
好在桌子够宽敞,足够摊开两份卷纸,再点上一支蜡烛,夜间休息也可以躺在隔间外面的狭窄走廊上,只要不彼此交头接耳,纯粹的睡觉是被允许的。
毕竟建造的人也都知道这些隔间有多么非人。
等所有人都各自安置完毕,天色已经大亮,主副考官这才姗姗来迟。
众学子张望,想要一睹会试考官的风采,能够被皇帝钦点担任会试考官的一般都是三品以上的要员,如果能够高中,那么主考官就会是本科进士们的座师,等于是一根天然待抱的大腿。
李文柏也忍不住探头出去,却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不是当朝相国王敦茹又是谁?
“不是吧...”李文柏眉心皱着,“今科考官居然是他...这位大人和师兄可是政敌啊...要命了。”
第81章 贡生
其他同样认出王敦茹的学子心思可没李文柏这么复杂, 都忍不住将喜悦写在了脸上。
座师是谁可是靠运气的!有时候运气好能遇上个实权重臣, 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清贵, 这次居然撞大运遇上当朝相国监考!
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能今科得中, 以后就是相国门生, 前途无量啊!
一瞬之间,贡院之中士气大振。
今日的王敦茹和那日在五华寺显得非常不同,一身深青色凤池纹官袍, 满面威严, 半点不见在朝堂面对天子时的谨慎守礼和面对李文柏时的亲切和蔼,官威盘旋在考生们的头顶, 让人忍不住想要臣服。
王敦茹先是简单环视了一圈考场,又偏头和副手低声交谈了些什么, 最后才点点头, 一挥袖袍坐下,左右等候已久的吏员开始分发考卷。
考场的规章制度此前已经被重复多遍,考生们默契地把脖子缩回去,生怕考官们一个不高兴将自己判为作弊。
考卷被分批次摆放在各个隔间的桌案上, 待分发完毕,王敦茹一声令下, 考生们这才迫不及待地低下头开始读题。
会试三场九天, 第一场考的是贴经、墨义,考的主要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和现代考试的“完形填空”题有异曲同工之处。
进士科重诗赋策问,贴经不过是基础中的基础, 放在第一天考,也多有给考生们先练练手,熟悉熟悉考场氛围的意思。
李文
小吏千恩万谢地接过,对李文柏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李文柏微笑,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底层小吏都是翻脸如翻书的家伙,他没必要在这种小问题上得罪他们。
本来地方来的举子还需三人以上互相作保,但李文柏在贺青的运作下有了个国子监监生的名头,便可免了这一步。
做完这一切,李文柏便可闭门在房中等待会试的来临了,如此重要的时间,也不会有人没眼力见的跑来打扰,这三天恐怕会是李文柏人生中最为清静的日子。
到了会试那天,李文柏按照这些天养成的作息起了个大早,推开房门,正对上眼含笑意的王行之。
“老师?”李文柏瞪大眼,“您何必起这么早?”
“看起来心态没什么变化,甚好。”王行之笑着拍拍李文柏肩膀,“记着为师之前跟你说的,此次会试考题若涉及‘抑商’和‘重文’,应该如何作答,切莫逞一时之勇,坏了大计。”
李文柏郑重点头:“学生明白。”
上了马车,李文柏这才发现里面塞满了会试能够用到的东西,除了必须的笔墨纸砚,用于更换的衣物、夜间作答所用的蜡烛,以及可口的干粮饭菜、饮用水,甚至还有坐垫和棉铺,几乎和进行一场短途旅游没什么区别。
这些有贺府置办的,也有老师王行之专门购置的,没让李文柏费一点心思。
看着这大包小包,李文柏只觉心里一阵暖流涌过,不可否认,自来到京城之后,他确确实实结交到了不少真心的师长友人。
会试考场设在礼部贡院之内,从外面看去颇为威严壮观,然而只有真正进去过的人才知其中三味。
如果可以选择,几乎每个进过贡院的举子都不愿再进第二次,无他,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
大齐会试一场三天连续三场,一共要持续九天,这九天考生都必须安安分分待在贡院设置的小隔间之内,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不许交谈,也不许随意走动,为最大限度的防止作弊,贡院各考场都是全封闭式,通风极差,隔间再大也不过能容下一桌一椅,人要休息也只能勉强在地面伸直身体,加上会试的压力,真是对身心素质全方位的考验。
据李文柏所知,每年都有考生承受不住在考场中晕过去,结果也只能被巡视的士卒拖出来,就此浪费一次机会。
不过传说终究只是传说,等到真正踏入考场之时,扑面而来的腥臊味差点让李文柏猝不及防之下摔了个倒栽葱。
这下,他终于真正见识到了会试考场的可怕。
旁边有人见着李文柏的动作,忍不住说道:“贤弟第一年吧?也难怪,在进士科考试之前这里早就考过明经、明法两科啦,两批考生来了又走,时间又紧,这还算是干净啦!”
说完,那考生赶紧加快脚步:“贤弟快些点吧,等后面的人全部进来,好的位置就都被抢走啦。”
李文柏一怔,这才发现同时进入考场的考生们都一溜烟冲着最靠近里间的位置冲了过去,如梦初醒之下赶紧动作起来。
最靠里的隔间虽然味道相对较重,但地方也比较大,且巡视的军卒一般也不会过多打扰,是对考生来说的“风水宝地”,年年都是争夺的焦点。
李文柏没打算去抢那先一看就抢不到的隔间,他的目标是最靠近门口的地方。
身为一名标准的现代人,他能容忍地方窄小,也能容忍兵卒和考官们的脚步声,但唯独浓烈的气味是死xue。
靠门口的隔间虽然小,但比较新,通风相对较好,味道虽然也有,但至少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浓烈,还在能够忍受的范围内,在考生中间人气仅次于最靠里的位置,也是一处风水宝地。
趁着进来的时机较早,李文柏成功抢到了最为靠门的一处隔间。
在隔间的木质墙板上挂上自己的名姓,李文柏掀开破旧的草帘走了进去,一股浓烈的霉味铺天盖地而来。
李文柏赶紧把帘子打上去,又人工扇了许久的风,这才鼓起勇气重新踏进去。
好在这次的味道淡了不少,李文柏把包袱饭盒放置在地上,这才有心思打量起这小小的空间起来。
隔间很小,除了放置桌椅的位置就没有多少空余的地方了,包袱饭盒往地上一摆,人几乎就被固定在了椅子上无法乱动。
好在桌子够宽敞,足够摊开两份卷纸,再点上一支蜡烛,夜间休息也可以躺在隔间外面的狭窄走廊上,只要不彼此交头接耳,纯粹的睡觉是被允许的。
毕竟建造的人也都知道这些隔间有多么非人。
等所有人都各自安置完毕,天色已经大亮,主副考官这才姗姗来迟。
众学子张望,想要一睹会试考官的风采,能够被皇帝钦点担任会试考官的一般都是三品以上的要员,如果能够高中,那么主考官就会是本科进士们的座师,等于是一根天然待抱的大腿。
李文柏也忍不住探头出去,却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不是当朝相国王敦茹又是谁?
“不是吧...”李文柏眉心皱着,“今科考官居然是他...这位大人和师兄可是政敌啊...要命了。”
第81章 贡生
其他同样认出王敦茹的学子心思可没李文柏这么复杂, 都忍不住将喜悦写在了脸上。
座师是谁可是靠运气的!有时候运气好能遇上个实权重臣, 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清贵, 这次居然撞大运遇上当朝相国监考!
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能今科得中, 以后就是相国门生, 前途无量啊!
一瞬之间,贡院之中士气大振。
今日的王敦茹和那日在五华寺显得非常不同,一身深青色凤池纹官袍, 满面威严, 半点不见在朝堂面对天子时的谨慎守礼和面对李文柏时的亲切和蔼,官威盘旋在考生们的头顶, 让人忍不住想要臣服。
王敦茹先是简单环视了一圈考场,又偏头和副手低声交谈了些什么, 最后才点点头, 一挥袖袍坐下,左右等候已久的吏员开始分发考卷。
考场的规章制度此前已经被重复多遍,考生们默契地把脖子缩回去,生怕考官们一个不高兴将自己判为作弊。
考卷被分批次摆放在各个隔间的桌案上, 待分发完毕,王敦茹一声令下, 考生们这才迫不及待地低下头开始读题。
会试三场九天, 第一场考的是贴经、墨义,考的主要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和现代考试的“完形填空”题有异曲同工之处。
进士科重诗赋策问,贴经不过是基础中的基础, 放在第一天考,也多有给考生们先练练手,熟悉熟悉考场氛围的意思。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