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 言情小说 - 万族无不有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
翻页 夜间

分卷阅读41

    品保证,1VS1保证,HE保证。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PS

    感谢修竹何觅的手榴弹

    感谢长巷听风的地雷

    第31章 野花

    玉米收获之后要晒干, 脱粒, 磨成玉米渣或者玉米面。

    小米收获之后也要晒干, 扬场,然后装袋储存。

    红薯的吃法多一点, 可以切丝, 可以磨粉, 也可以做成红薯干, 给孩子们当一整年的小零嘴,或者煮进粥里,增加甜味。

    幼贞的地里打下来的粮食, 幼贞果然一粒都没要,都给了顾崇文家。这一次顾三爷爷没有拒绝,老人已经预料到了,日子会越来越难, 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

    顾崇文家打的粮食多, 晒粮食把幼贞家门口的地方都占了。这倒无所谓的, 反正幼贞整日不出门。压抑了一整年的村子因为收获而有了些活力,顾欣欣的工作还没结束, 她要看着自家晒的粮食不被偷走。

    这显然是为了防着村里的人, 经过红薯被偷之后, 她已经不相信除了父亲和哥哥之外的任何人了。包括顾三爷爷——因为她跟爷爷告状说顾盼偷了红薯,顾三爷爷说她瞎胡闹。

    幼贞会在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坐在自家墙头看别人翻晒粮食。这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新的修炼方式, 她发现自己对于各种声音的分辨能力是很高很高的,当她集中注意力去听一个声音的时候,她也是可以听得很远的。

    李藏珠对她这种行为不置可否,没有拆穿小鲛人爱上了听墙脚的恶劣行径。

    红薯之案还是未解之谜,村里又发生了玉米案。

    村子北边有一户人家的玉米在夜里被偷了,家里养的狗被下药毒死,刚收进粮仓的玉米全都被搬空了。这才是正常偷粮食的套路:村北头挨着邻村和大路,四通八达,来和走的路线都比较多,不好确定嫌犯。粮食全都搬走,目的明确果决。毒死家养的土狗,说明提前踩过点儿,有预谋有计划。

    与此相比,背靠大山的幼贞家光天化日之下被偷了三畦红薯,很显然是同村,或者说是邻居的手笔了。

    村北头住的人幼贞还有印象,是最开始她来村里的时候,那家小商店的店主。当初泼辣健谈的老板娘坐在家门口放声大哭,边哭边骂。这种时候,偷人粮食和断人活路已经没有差别。

    这件事惊动了方必信那一行人。他们是军人不是警察,但是这种事他们得管。这和过去小偷小摸不一样,如果这个口子被撕开,恐怕这一带十几个村子都永无宁日了。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们想从双岭村买粮食。

    国家发到军队的粮食是按照普通城里居民的分量发的,可是军队里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大小伙子,每天训练运动量又大,根本吃不饱。双岭村是整个青山镇收成最好的村子,也是最有可能卖粮食的村子,其它村子自己都不够吃呢。

    听说追查小偷的代价是卖粮食,村民们都有些不愿意。被偷的老板娘坐在地上哭喊骂大家没良心,自私自利,根本没人理会,只当她是疯了。

    无私,是填饱肚子之后才能有的奢侈品格,现在确实已经没多少人有了。就像是这些军官,说来帮忙追查,不是马上也提出了买粮食的要求吗?虽然没明着说不卖粮食就不帮忙,但是任谁看着,都是这个意思。

    最后顾三爷爷拍板,每户卖十几二十斤,双岭村百来户人家,凑出来快两千斤粮食。精神得像是标枪一样的小战士挨家挨户收粮,要钱的给钱,不要钱的打了欠条。于是双岭村每户人家手里都拿到了部队的欠条。

    幼贞家这次没落下,也跟着拿出来二十斤粮食。来收粮食的是一个看着资历挺老的,不像年轻人有一股子热血和干劲儿,这个人内敛,深沉,给人一种压迫感。

    幼贞开粮仓给人家拿粮食,李藏珠坐在里屋的门口,远远的和那人打了个照面。

    一个残疾男人带着一个漂亮小姑娘在这种乱世生活,方必信想起之前来军营里“报信”的那个人说过的话,眼里滑过同情。过得好,遭人妒忌;过得不好,受人欺凌。可惜,除了同情,他并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拿出来分给他们。

    李藏珠对方必信的判断更简单一点:无聊的人,没有威胁。

    他调转轮椅回屋,幼贞把粮食递过去。方必信要写欠条,幼贞摇头:“我要钱。”

    华国军人的名望和信誉在百姓心里是很高的,所以大家都相信他们不可能欠粮不还。但是对幼贞来说,她没有让他们还粮食的计划,那么欠条就只是一张写了字的纸。钱,至少是看着比较奇特的纸。

    二十斤大米,换来一沓厚厚的纸币,也是幼贞拿到的最后的纸币。

    军队的人开着大皮卡走了,四五天之后,抓到了偷玉米的人。是邻村三户人家合伙做的,那三户人家今年种的水稻,几乎颗粒无收,眼看家里粮仓见底,动了歪心思。

    被偷的玉米全部追了回来,几个主谋被送到监狱。双岭村的人拍手叫好,老板娘喜极而泣。换成那三户的妻儿坐地嚎啕大哭,骂老天不开眼,骂军队仗势欺人,让自己男人去监狱送死。

    身份对调,这一次却没有人可以对他们报以同情。

    如果他们偷了自己家呢?如果没那么好运能追回粮食呢?那死的就是自己。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老实本分的人来说,刑罚轻重大部分时候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影响,当有可能影响到他们时,那还是重一点比较好。

    去年借粮食的人家今年还上了粮食,也有些用物资交换的,大家很和平的在村子里做了交易,公不公平是自己心里的事情,总之明面上都是满意的,双岭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丢玉米的事情为双岭村敲响了警钟,粮食收回自家仓库,仍旧不够安全。很多人开始筹划挖地道挖地窖。幼贞经常整夜坐在自家屋顶上,把谁家的地道挖在哪儿,藏了多少粮食都听得一清二楚。

    当然她并不是为了偷东西,她是在训练自己的听力,她现在能听清整个双岭村的声音了。

    但是丢红薯的事情已经过去太久,估计连小偷本人都忘了,只有顾欣欣还惦记着,经常咕咕哝哝的在梦里说找红薯。这件事成了一桩悬案。

    不过顾欣欣很快也不念叨了,上头知道今年收成不好,农民也过不下去,再次开仓发粮,连农村也没落下。按人头分的粮食,双岭村的人不缺粮,但也没有嫌粮食多的道理,家家户户都很高兴,快赶上过年了。

    方必信还带着军队的人来还粮食了,这下子,气氛比过年还热闹喜庆。

    幼贞盘腿坐在墙头上,手里握着一束黄黄粉粉的小野花,安静的看着。

    她慢慢觉得,不止村民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