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 言情小说 - 长命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8

分卷阅读358

    行市,等太子妃进了门,以桓嶷的作风是不会冷落太子妃的,名位不如、如果宠爱再不如,那还有什么好混的?朱良娣的目光放在了李淑妃身上,她想以李淑妃为目标,抢先生下长子好好教养。只要生下长子,自可从容慈祥,不用与人争奇斗妍、丑态百出。女人的战争,早在不知道太子妃从是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桓嶷平日喜怒不形于色,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他的好恶还是能够摸到一点规律的。比如桓嶷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也没有十分亲近的人,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东宫属官,桓嶷与他们都保持着一个并不狎昵的距离。甚至他对饮食都没有太多的挑剔,没有不同寻常的口味。

    不过有几个人还是不一样的,一是李淑妃祖孙,桓嶷对仁孝太子保持着真挚的感情,二就是梁玉,她的来信是被桓嶷放在紧急一类里的,她送的东西都是孙顺亲自给桓嶷保管。

    李淑妃滑不溜手,并不想过多涉入东宫事务,相处是面子情居多。“阿姨”不管事儿,那亲姨呢?朱良娣对梁玉寄予了不小的希望。

    她的表现也得到了回报,梁玉结婚,她得到了消息就开始准备。算好了梁玉肯定会来见桓嶷,就在这个时候当着桓嶷的面把礼物送出去。朱良娣认为桓嶷至少不讨厌她这么做。当晚,桓嶷忙完之后就宿在了她那里。

    【管谁是太子妃呢?只要我有殿下,有自己的儿子,来日方长。】

    然而,朱良娣的信心只保持了三天。

    第三天上,桓嶷得去汤泉宫问安,当天在汤泉宫住了一晚。次日下午,桓嶷人还未到,汤泉宫那里的旨意先传了来——桓琚已经确定了太子妃是何人,先遣使下聘,等到明年圣驾回銮,再正式将太子妃迎娶入东宫。

    太子妃的人选是众人翘首以盼的,如今终于揭晓,既不是姓萧,也不是各位公主的推荐。桓琚取中了尚书令陆竞的女儿陆氏。

    朱良娣听到一个“陆”字,脸色大变。朱家也不怕陆家,陆家也没有什么令名在外的淑女。如今京城流行泼妇,名气大的都是那一款,陆家小娘子并不像当年杜庶人婚前那样为人所熟知。

    但是,仁孝太子的妻子姓陆啊!

    凡在东宫,只要不是个死人,都知道桓嶷对长兄的感情,他常说:“若大哥在,会如何如何。”处处以仁孝太子为榜样。把李淑妃当亲娘似的奉养,侄女就跟闺女一样一样的。唯独对大嫂要避嫌,却也是恭敬有加。

    这个样样学仁孝太子的人,给他一个姓陆的太子妃,他是绝对不会反对。

    【这还怎么玩?】朱良娣有点拿不定主意,想了好一阵儿,对侍女道:“你们向东宫的老人打听打听,三姨经常进宫吗?问问她的喜好。唔,出宫去打听打听,她新嫁,有什么难处没有?”

    带来的侍女道:“您忘了?三姨的喜好已打听过了,她在宫里只使钱,只关心殿下,并不向殿下讨要什么。”

    “这就难了。还是看看她与袁家相处得如何吧,我看……必有难处。”

    ~~~~~~~~~~~~~~~~~

    朱良娣出身大族,太知道宗族里的事情。从外面看,名门望族光鲜亮丽,左昭右穆次序井然。但是树大有枯枝,也有萧度这样跟对家小娘子眉来眼去的,也有严中和这样的样子货,更有徐国夫人那样目中无人毫不克制的。就说袁家,也有嫌弃儿子生日不吉利不想养的,也有偷属下老婆包养的。

    梁玉没有根基,且有一磨。朱良娣若能适时伸出援手,也是送出一份人情。

    朱良娣所猜不错,梁玉才从东宫回家就遇到一件事,不是她自己的麻烦,却也与她有莫大的关系。

    袁家祭祀的日期临近,近枝的都往这里赶,袁先与一个同族的男孩子打了一架。对家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哥哥”,那位不要他的生父的另一个儿子。

    第130章 菜鸡互啄

    家里人丁不旺, 外场拢共就袁樵、袁先两父子, 袁樵有官职在身, 袁先一个半大孩子就经常需要作为代表出现在一些场合。

    今年大祭,袁樵家也须积极参与, 袁先因此见到了亲生父母与兄弟姐妹。

    袁先被收养的时候年纪很小, 对亲生父母压根没有印象。

    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历来——与养父的年纪相差太小了, 一看就不是亲生的。也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被收养的原因,说不难过是骗人的。生活不错, 与原来的家庭也没有什么接触、没有什么感情, 心里因为“不吉”有羞愤, 也不至于疾世愤俗。

    只偶尔会有些淡淡的遗憾:【他们是否会后悔遗弃了我?】

    事实告诉了他, 没有!

    “啧,捡别人不要的当成宝贝!真是目光短浅!哼!”说话的这个叫袁蒙,是袁先血缘上的亲哥哥, 比他大不到一岁,想也知道,不是一个娘生的。袁蒙长得好看,在家里得父母的宠爱, 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可到了京城这里一比, 就很令人不自在了。袁蒙他爹袁配今年四十四岁了不过是个六品官, 袁先却撞了大运, 养父袁樵年少有为, 五品是他现在的起点。六品和五品看起来差别不大, 却是一道坎儿, 考虑到两个人的年纪,也是袁樵的前途一片光明。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很直观,袁樵五品,儿子就能进太学,袁配六品,袁蒙的条件就比袁先差。袁配的儿子还多,荫生、荫官的名额还有限。袁樵现在就只有袁先一个儿子,以后即便再有,他还是老大,也不在乎多荫他一个人。

    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太子登基,太子唯一存活下来的亲姨妈给自己儿子讨个出身是易如反掌的。

    如何让人能够服气?袁蒙的年纪也不大,正在敏感的时候,这股不忿就被放得格外的大。尤其是本家一群年龄大大小小的兄弟凑在一起的时候,袁蒙就更不舒服了。

    明明那是个家里不要的人!怎么敢比兄弟出色?怎么能比兄弟过得好呢?

    袁配将袁先这个看着就膈应的儿子交到袁籍手上的时候,是巴不得这辈子再不相见、老死不相往来的。也之所以,他们家里从来不提袁先这个人。袁家家族庞大、人口众多,只要有心,即便是本家也可能几十年不见一面。

    也就是今年大祭,这么多人才能凑到一起,袁蒙头一回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这样的“弟弟”。再看袁先服饰鲜明,不是他所能比,又被本家兄弟挤眉弄眼地说:“嗐,我看他的命比你们兄弟都好,嘻嘻。”

    袁蒙一时不忿,脱口而出了一句无礼的话,必要先吐一吐胸中恶气才好。说出的时候并没有过脑子,既要发泄,怎么狠就怎么说,仿佛过了嘴瘾就是赢得了胜利。袁先不好,把袁先当宝贝的人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