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 言情小说 - 长命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6

分卷阅读226

    哥、两个jiejie,单独把梁三拿出来说事,必然是有内情的。

    梁玉舔了舔唇,低声道:“我有时候想,要是我多吃一点,是不是阿姐就不用死了。”

    “三娘?”

    “那会儿,我忽然不想吃瓜了,阿姐就把剩下的都吃的,万一少吃一口就不用死了呢?聋了、瞎了、哑了,都有好的时候,唯独死了就活不过来了。”

    吕娘子敏锐地问:“忽然不想吃?”

    “嗯。当时我们说,三郎七岁那一年,宫里大修,圣人带他们出去汤泉宫,那一年的瓜特别香。你知道那一年,我三哥被抽丁服役,就……就是修葺这宫室,还有建城外那座高台。就再也不能回家,尸骨都没带回来。我就什么都吃不下了。这事儿当时没敢跟阿姐说,她难得吃上爱吃的,难得那么的高兴。京城到汤泉宫,几十里,就差几十里,就差这么点子路,他们就能见着了。他们是一对双儿啊,娘胎里一块儿住了九个月的!”【1】吕娘子低下头,抹去脸上的泪。

    梁玉幽幽地说:“家里听说人死了,要埋都没得埋,说,那招魂吧。那会儿才买了头牛,哪有多余的钱置衣裳呢?三哥旧衣改小了给六哥穿了已经。只有一块破头巾,还没来得及做抹布。招魂的巫婆说东西太破,怕招不来,叫多出些钱,她好发功。家里没钱了……魂儿都没招来。”

    “上了京,又是这么个样子,直到现在才算缓了一口气。不怪人瞧不起,我爹只记得他爹,连他祖父叫什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梁家还修啥祖坟啊?宋大人前两年提这事儿,我们都没接这茬儿。二姐、七哥,还有个坟头,三哥就……”

    吕娘子自以为命苦,竟不知世上还有这般苦,一时无法应答。

    梁玉道:“你看,我每旬给京兆送钱,看纪公那么重,肯听他的话,要做个好人。其实吧,满嘴礼仪道理、做事男盗女娼的我见得多了,县城里就一个巴掌都数不过来。要是只听他说人话,听别人夸他,我才不会把他当回事儿呢。可他的衙门里,干干净净的,死人也死得有个体面。三哥要是遇上他这样的官儿,兴许也能有个棺材吧。”

    “三哥说过,回来给我买糖的……算了,还是我给他招魂烧衣裳吧。”

    第86章 重振旗鼓

    梁玉终于能够说话了, 这对全家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叫完了娘, 又被梁满仓催着叫爹,接着把全家老少挨着个儿叫了一遍。吃晚饭的时候, 梁满仓没话找话也要问她:“这个菜今天做得好吃,是吧?”

    梁玉也笑着回答:“是。”

    南氏捧着饭碗直乐。这一开口, 仿佛是辞旧迎新的爆竹, 能辟邪驱灾,将连日来的阴霾扫除了个干净。

    吃完了饭,梁满仓又把家里他看重的几个人召集起来商议事情。人聚齐了,梁满仓先骂一句:“他娘的!老子可算不用再看字儿了!”说得众人一阵笑。

    太子给德妃建个寺是一件事, 梁家给梁三郎招魂又是一件事。太子主办的事情,他们家跟着凑个热闹就得了,譬如捐个像之类的。梁三郎招魂却是梁家自己主办的,梁大郎道:“我也想说来着,原先不大合适, 现在咱钱也有了, 人也到京城了, 离得近, 也是该办了。”

    这两件说完,梁大郎本还有另一件事想提,扳着指头数数日子又觉得不对, 暂且按下了——他想给自己闺女说亲。上次说亲的时候闺女年纪就差不多了, 酷吏一起来, 把个相中的亲家给流了两千里, 亲事没谈下去。这回不大巧,闺女的亲姑妈去年才死,时间也不合适。

    南氏对梁玉道:“去求你师傅时问一问,手上什么东西都没有的,要怎么招,能不能招得来。我舍家也愿意。”

    梁玉应道:“我一定问,要是师傅问不出来,我把京城的寺观都跑一遍,也问个法子出来。”

    梁满仓又说:“顺便再问一下,哪里当坟地好,看看风水。”

    梁玉道:“行,那一块儿办了。”梁家以肯定在京城安家,墓园是得准备好。

    梁大郎小心翼翼地问道:“你那个道观,还去不?”

    梁玉拿余光瞥着南氏的表情,笑道:“三哥的事儿没办好,我还去啥?啥时家里安顿好了,啥时我再回去住。那里一片林子,夏天倒凉快,收拾收拾,娘和嫂子、侄女们想消暑解闷了,都去那里玩。”

    梁大郎放心了:“我也这般说,在家多住几天。”

    梁玉道:“爹、娘、哥哥,三月里严家小娘子要给我做个生日,原是我还病着的时候说好的,那会儿是给咱做脸、显得人家没忘了咱。那两天我预备在观里招待她们。不吹不打,也不在家里闹,大姐的事儿还没过去呢,在家里弄不大像样。我就预备跟她们坐坐,叫她们看看我好了,不用再挂心。”

    梁满仓与南氏对望一想,梁满仓想了一想,又征求了南氏的意见,南氏道:“也行,人给你送礼,你都记下来,别闹腾。”

    “哎。”

    梁满仓与南氏还是挂心过世的一儿一女的事情,又跟儿女们说了一回,南氏叮嘱着:“对了,要找纸扎铺子!你三哥上路什么都没有,得给他烧足了。”梁满仓则在思考另外一件事情,他想给儿子结门阴亲。不过他与长子有同样的顾虑,也就暂时不提了。【1】南氏还记着宫里的太子,说:“哎,明天你先去宫里,给三郎说一声,他也挂心哩。”老人家人老成精,看得出来太子更重视哪个。

    梁玉笑道:“好。”

    本以为事情到这里接下来都会很顺利,梁家继续蜷着,太子继续窝着,等着皇帝把刺儿头都剃光了,皆大欢喜。第二天一早,梁玉又起了个大早,笑吟吟地准备招呼阿蛮帮她拿衣裳,忽然捂住了喉咙——她喉咙又痛了起来。

    阿蛮与她主仆日久,两人作息相近,阿蛮起得还要比梁玉更早一点。早将自己收拾利索,就在这个点儿来伺候她穿戴洗漱。见状微惊:“三娘?怎么了?”

    梁玉咳了好一阵儿,阿蛮手忙脚乱给她倒了水来喝。一时吕娘子也到了,问道:“嗓子又怎么了?不要着慌!昨天能说得出来,就是嗓子没坏。”梁玉喝了两盏茶,才缓缓地、沙哑地道:“有些疼。”声音极轻,几不可闻。

    吕娘子道:“今天先不要去见太子了,御医不是会来么?先瞧大夫。”

    梁家上下再次听到这个消息,又着慌了,南氏早饭只吃了小半碗,专等御医来给梁玉瞧嗓子。御医还不知道昨天梁玉开口的事情,听迎出来的梁八郎说:“您给瞧瞧,我妹子咋又不能说话了。”御医奇道:“府上三娘不是一直这样吗?”

    【一直个屁!】梁八郎差点没打他。

    梁家七嘴八舌说了半天,御医才听明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