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 言情小说 - 庶门风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15

分卷阅读615

    名那边也买了不少荒地雇人种植棉花和山薯,这些棉花全部卖给了颜彦,姐妹两个说是要开什么作坊。

        因此,王夫人便想向颜彦卖一个好,所以才特地提到陆家大公子,暗示大家陆家的战功陆家的奖赏很大程度是借了陆呦的光,和陆端陆鸣关联不大。

        “哦,和谈结束了?”有人问了出来,毕竟昨日进宫的只有三位丞相,大部分人还是不清楚这个消息的。

        因着问话的人看向的是颜彦,颜彦只好笑着回道:“说是结束了,具体事宜还得等皇上旨意。”

        颜彦这么一说,王实修的夫人意识到自己错了,因为她提前把消息透露出来了,显见得是丈夫把朝堂的事情提前告诉她了,而她又跑到太后面前来显摆了。

        真要追究起来,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错,因为皇上还没有正式颁诏呢,万一中间又有什么变化,岂不令皇上作难?

    ------------

    第六百五十二章、私心

        其实,颜彦是故意这么说的

        她自然听出王实修夫人是在向她卖好,只是她很不喜欢这两口子,太过势利不说,也喜欢仗势欺人,颜彦也是在颜彤嫁进去之后才知道,王家果真有一个弱智儿子,是王峥的哥哥,当初王实修就是想逼周婉嫁给这个傻子。

        至于这人傻到什么程度,颜彦倒是不太清楚,估计是要比当年陆呦严重,因为颜彤说王家并不想承认有这么个儿子,也不许他出来见人,被关在乡下的一座庄子里,颜彤也没有亲眼见过,她只是偶然听丈夫的奶娘提了一嘴,想再问时对方死活不肯说。

        因着这件事,颜彦委实看不惯王家的做派,所以才想着给对方一个钉子。

        可惜,兵部尚书赵平的夫人一向和王实修夫人交好,见此忙把话接过去了,“阿弥陀佛,总算不用再提心吊胆了,总算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说起来还是百惠郡主的命好,自己能干,嫁的男人也有本事,又不肯纳妾,两口子一心一意过日子,我们呀,是羡慕不来的。”

        “可不是,还得说是皇后慧眼,给做的好媒,我记得真真的,那是在太后寿宴上,皇后给赐的婚。”有人笑道。

        “罢了,这个功劳可跟本宫没有关系,还得说是百惠郡主自己本事,会调教人,难怪老人们常说福德福德,一个人的福气啊是跟她的德行相匹配的。”皇后笑着摆手说道。

        颜彦见这个话题有点敏感了,也帮着岔开了。

        因为当初皇后赐婚是私心作祟,怕颜彦缠着太子,所以才迫不及待地逼她下嫁,这是谁都明白的事情,这个场合说这种话,皇后心里能舒坦?

        再有,皇后偏偏又提到什么福德,不管这话有没有隐射颜彧的意思,但太后和朱氏以及在场的人肯定会多想的。

        颜彦虽是来看热闹的,可绝对没有给太后添堵的意思,尤其是一个大年初一。

        好在接下来的话题比较安全,有人问起了颜彦家新出的袜子和手帕,趁这个机会,颜彦说自己打算开一家大一点的作坊,专门做袜子和手帕,因此,家里有棉花的可以卖到她的店里,想种棉花的,她可以免费提供种子和种植方法。

        从棉花又说到了打谷机,接着又说到藕粉说到牛乳说到了蛋糕,主要是大家都对颜彦好奇,想知道这几年她究竟挣了多少钱,别的不清楚,但那个打谷机她们大致有个数,还有那个蛋糕店和饭庄,生意好得不行,城里都开了好几家店了,还有那个绣庄和绸缎庄,也是独一家的货,生意也比别家要好。

        此外,她们知道颜彦的庄子也有十来个,还有两个特别大的,是由荒山改造的,因此,她们随便一估算,颜彦每年的进账至少在三四万贯以上。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要知道,她们这些正经的世家大族一年的进账大多也超不过两万贯,可她们的开销却比颜彦大多了,一大家子的各种开销和人情礼往,一年下来也结余不了多少。若是这一年再做一场婚丧嫁娶的好事,得把好几年的结余填进去。

        因此,大家都想着跟颜彦套套近乎,看看能不能也跟着受点益借点光什么的,毕竟颜彦挣钱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据说她现在又瞄上了什么海外贸易,正预定商船呢。

        退一步说,即便生意场上借不上光,可和颜彦走近些肯定没坏处,谁不知道,皇上对这两人是越来越看重了,没看陆呦一从战场回来就硬塞一个云麾将军给他,就这,陆呦还不想干呢。

        这不,没几天,又封他为钦差特使,风头早就越过了镇国公世子陆鸣,兴许啊,这次和谈回来,皇上还得给升官呢。

        还别说,这些女人们在慈宁宫里叽叽喳喳地追问颜彦时,外面的紫英殿里也是一片嘈杂。

        原来,皇上提出要往北地燕云十六州派文官武将,因着人数太多,一时难以从现有的官员中抽出这么多人来,所以三位丞相的意思不如干脆加试一届恩科选拔些人才,文举武举同时进行。

        所以今日的朝拜被临时改成了朝会,商讨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加不加恩科。

        令李琮意外的是,这个议题几乎没有什么疑议就通过了,在场的文武百官几乎一边倒地赞成,这样的场景自李琮亲政以来并不多见。

        李琮略一思忖,明白这些官员们是怕抽到自己人头上,尤其是这些武将世家,这些人谁家里没有几个儿子,可谁也不舍得把自己儿子送去北地,条件艰苦还在其次,怕就怕万一哪天契丹反悔,趁大周不备来一个偷袭,这责任可就大了,一个弄不好就得把命交代了。

        因此,加试恩科是最理想的,左右这些学子们还没有进入官场,对他们来说,能进入仕途才是目的,条件艰苦点怕什么!

        李琮倒是也同意加试恩科,可加试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这件事cao作起来最快也得小半年,因此,李琮直说了,需要先派几个人过去主持日常事务,总不能一直没人主事吧?

        询问了半天,见没有人答应,李琮正要开口钦点时,陆鸣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愿意替皇上分忧。”

        没办法,陆鸣不站出来也不行,因为皇上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三次,他还能看不出对方的意思来?

        再则,陆鸣本来也打算出去躲个几年,正好避开家里的这段非常时期,只是这样一来,他有点对不住一向疼爱他的祖母,也对不住对他寄予厚望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