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 言情小说 - 庶门风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48

分卷阅读548

    容我和你祖母商定好再议,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先提出来。”

        “父亲还请以养好身子为重,儿媳不着急的,儿媳也没有什么想法,一切但凭长辈们做主。”颜彦躬身回道。

        说实在的,她也有些晕晕乎乎的,以她对陆端的认知,觉得陆端不可能会答应分家的,这么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会突然为他们着想了?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送走陆端和朱氏,颜彦依旧没有想明白这件事,不过她却坐下来给陆呦写了一封信,因为她知道,陆呦肯定也是希望分家的,他比颜彦还不想进那个陆府的大门呢。

        陆呦接到颜彦这封信时正对着蓟州城望洋兴叹,蓟州属于燕云十六州之一,目前归契丹管辖,陆呦收复保州之后就一直计划着攻打蓟州,可惜小试了几次都无功而返,因为从真定和保州撤下去的这些契丹士兵都留在了蓟州,因而蓟州守城的士兵比保州多了近五成。

        此外,经过真定和保州一役后,契丹人加强了防守,他们先在蓟州的外墙边把护城河拓宽了,因此,云梯这种工具是使不上了,非但如此,挖壕沟和风筝带人飞上城墙这两个招数似乎也不好使了,因为对方加强了警戒,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派人在城墙上巡查,一遇到警情,他们会敲钟示警。

        因此,陆呦一时被难住了。

        可巧这时他接到了颜彦的来信,颜彦在信中不但告诉他陆端提出分家,也说了陆衿去做李然小郡主的伴读,说了陆初长出第一颗牙,还说陆初的眉眼长得特别像他,等等。

        信的末尾,颜彦告诉陆呦,今年开春,她又在明庄附近买了一大片的山地,准备用来养马牛羊和种植山薯棉花,如此一来,她把明庄和陆家给的那两个庄子都合并成一个大庄子了,外围全部用荆棘围住了,堪比一个自成一体的小镇,里面也搞了一个集市,村民们可以以物易物,当然了,也可以用钱买。

        总之,这个庄子里的村民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唯一需要向外求购的是食盐和一些药品。

        看到这封信,陆呦忽地想起颜彦曾经和她讲过的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战争故事,仔细思索了两天,他和陆伫等人商定了一个战术。

    ------------

    第五百八十章、明智之举

        陆呦的战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命人去把蓟州城附近的几个农村都收复了,让蓟州成了一座孤城,而他们这些士兵则化整为零隐藏在附近的这些村子里或山林里。

        第二步,在蓟州几个城门出口的通道上埋上了火药,只要这些契丹士兵敢出城来sao扰百姓,他们必须要先过这道火药关。

        第三步,所有进村的通道外围,陆呦仍是命人挖了好几道壕沟,一来是防止出城的士兵偷袭他们;二来是防止增援的契丹士兵来洗劫他们。

        这套战术在三天后就见效了,城里的契丹将领见没有人进城来卖菜卖粮,很快忍不住了,命人出城打探实情,这些契丹士兵一出城便遭遇了一场轰炸,惊慌失措的契丹兵转身又回了城。

        紧接着,他们换了个城门口,没想到又遭遇到同样的轰炸,这次他们同样调转马头回城了。

        次日,这些契丹兵学聪明了,人不出来,倒是撵了几十匹马在前面探路,这一次,他们倒是没有碰上炸药,可他们碰上了壕沟和埋伏在村里的大周士兵。

        连着半个月之后,这些契丹兵又想出了一个对策,他们不出城找粮找菜,他们命城里的汉人出城买菜,如此一来,陆呦就不能在村口设伏了。

        不过待这些汉人进村后,陆呦命人强制把他们留下来,甚至还派人去说服他们回归大周,帮着大周一起收复蓟州。

        如此硬挺了又半个月后,契丹士兵又换了一个战术,命汉人在前,他们在后,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出来抢粮抢菜,好在陆呦早有准备,快靠近村口时,直接往契丹士兵的队伍里投掷火箭和火药弹,那些汉人们见情形不好,早就一个个跳进壕沟里躲起来。

        如此双方拉锯战似的打了快两个月,陆呦总算把蓟州拿下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大周总算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蓟州,消息传到了宫里,李琮的激动自是无以言表,先是在朝堂上大肆表彰了陆呦一番,接着又提议赐封陆呦为游击将军,正四品。

        只是这次赐封遇到了一点阻力,虽则陆呦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先是保住了晋州,接着是收复了真定和保州,现在又把蓟州纳入到大周的版图,这份功劳确实不小,可战争并没有结束,也就是说,这一切还存在变数。

        很简单的实例,战争一开始,西夏先攻下了大周三座城池,紧接着契丹又陆续拿下大周五座城池,如今这五座城池悉数被陆家兄弟收回来了,就差西北还有二座城池在西夏人手里,这一年颜芃和颜艾兄弟两个只收回了宥州。

        因此,大臣的意思是现在就论功行赏未免早了些,万一将来这几座城池再被契丹或西夏夺去,岂不成了一个笑话或讽刺,此是其一,其二,若论功劳,也不只是陆呦一个人的功劳,还有陆伫、六殿下、以及好几位兵部官员;其三,陆鸣在这次战役中功劳也不小,先是身受重伤回来养了半年,接着又上了前线,也把并州和晋阳夺回来了,若论功,他也当赏。

        可朝堂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陆鸣是镇国公世子,领兵打仗守卫疆土是他的职责,而陆呦则不然,他是一个书生,是一个秀才,走的是文举。

        这种说法同样也遭到了质疑,陆呦身为陆家子弟,就该担负起陆家子弟的职责,无关文举或武举。

        李琮被泼了一盆冷水,倒是也没有着恼,细细思考了一番后,命人把陆端请进了宫,一来是和陆端商量一下接下来的战事;二来也是感谢陆端生了两个好儿子,陆鸣虽没有陆呦这么多奇思妙想的新点子,可他胜在自幼熟读兵书,自己本身武功也不弱,好几次亲临战场和对方的将帅对决时都能把对方挑下马;三来,李琮就这两人的嘉奖问起了陆端的意见。

        说实在的,陆端接到陆鸣收复晋阳的消息不意外,但他着实没有想到陆呦能把蓟州拿下来,因而,不管是在家还是在朝堂甚至于此刻面对皇上,他都有一种晕乎乎之感。

        要知道他陆端征战沙场这么多年,也是名声在外的一方统帅,可遗憾的是,几次攻打蓟州或顺州都是铩羽而归,再后来,他甚至连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