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 言情小说 - 庶门风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1

分卷阅读361

    彦每次不是搪塞他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后来,他们两个一起合伙做那个舆图模型,也就是颜彦说的沙盘,陆呦是亲眼看着颜彦费力地藏拙,费力地找理由向他解释,为此,他知道妻子还没有完全的信任他,因而,他再也没有逼问过她。

        他不是没有怀疑,只是不想惊扰她。

        尤其是再后来,一次次地看着颜彦每推出一样新东西都要事先向外界找好由头,饶是如此,她还得小心翼翼地应付各方的盘问,他更是心疼她的不易。

        为此,陆呦才迫切地希望自己早些强大起来,不说护她一个周全,至少在她遭遇外界的质疑和诘问时,他能站出来替她分担些。

        故而,因着这个缘故,陆呦不想再把那首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谁知一旁的陆鸣却多了一个心思。

        他是见周禄似乎对颜彦的曲子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联想到他只听陆呦弹了两遍就记住了曲谱,而他自己却是在听陆呦弹了两遍之后又听周禄弹两遍后才记住的,因而陆鸣怀疑周禄以前或许听过这首曲子或是类似的词曲。

        还有一点,如果不是陆呦事先说明,单把这首词曲拿出来,他估计在场的听客们没有人会相信这词曲会出自一个女流之辈。

        不说别人,就他陆鸣自己也做不出这种大气磅礴而又荡气回肠的词曲,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份才气,而是因为他没有这份阅历和胸襟。

        因此,陆鸣怀疑这首词曲是颜彦从别处抄录过来的,但有一点他解释不通,因为颜彦是个基本足不出户的女子,她去哪里结交这种奇人?

        若说是从书上看到的,他和他身边的这些人不说个个学富五车,可加在一起应该比颜彦的学识丰富吧?可谁也没有见过类似的词曲,包括那首。

        由此,陆鸣想起了颜彦那次死而复生的奇遇,他不是没有怀疑过她鬼上身,可他试探过她,也问过颜彧,颜彦除了性格稍微有点变化外,对之前的事情一直记得很清楚,连一些细节都没有变。

        因此,陆鸣排除了鬼上身,可是今天,通过这首词曲,他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或许是她黄泉路上遇到了什么人,从那些人身上学到了些新东西,比如说词曲,比如说那些新式的吃食,比如说舆图的模式,等等。

        而眼前的这位周禄,陆鸣不排除他和颜彦一样,也是有什么奇遇的,或许,这两人不定还有点别的什么缘分也未必。

        一念之此,陆鸣微微有点兴奋起来,因而,为了再次试探一下这位周禄,陆鸣推了下陆呦。

        “大哥,周兄既然如此说了,你就试试吧。再则,大嫂也说了,那首词不是大嫂所作,她只是帮着谱了下曲,你不妨再把那首曲子弹出来请周兄帮着指正指正。”

        “二弟,我不是和大家客套,我是真没学会,你是清楚的,我学抚琴通共不到半年,而这半年里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书院,在家拢共也不到半个月时间,哪有时间学?”

        说完,陆呦又朗声对众人说道:“我知今日大家聚会的主题是赏月和吟咏,说献丑也好,说抛砖引玉也好,我应该是完成了我的使命,接下来就该大家了。”

        这个提议倒是也得到了陆鸣的赞同,相比验证这位周禄和颜彦的渊源,他更想知道这位周禄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琴和箫验证了,书和画还没检测呢。

        周禄见陆鸣命人摆上了笔墨纸砚,同时也命人抬出了几个矮几,上面有酒和几样小菜,倒是也没再纠缠那个问题,而是兴致勃勃和大家坐在了矮几前,一边喝酒一边谈起了关于月亮的那些诗句。

        陆鸣说他最喜欢的是,那首诗通篇都是月,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隽永,韵律婉转悠扬,不愧有着孤篇盖全唐之誉。

        陆呦喜欢的是,全诗中交织的那种悲愤和失望像极了成亲前的他,可惜他做不到没诗人的自信和抗争,也没有诗人的豪放和不羁。

        轮到周禄时,他说他最喜欢的是李白那首,虽说这首诗表达的是李白的孤独苦闷和怀才不遇,但毫无疑问,这首诗同样表达了李白的狂放不羁和超然于世。

        “说到这,在下倒是觉得尊夫人的个性或许和李白有几分相似,尊夫人的那份豪迈洒脱不输李白呢。”周禄不知不觉又把话题拐到了颜彦身上。

    ------------

    第三百八十一章、又一个巧合

        陆呦见周禄又把话题拐到颜彦身上,当即有些变脸,正要发作时,只见陆鸣起身把话岔过去,说是琴也弹了,酒也喝了,还没有作诗呢。 //

        话一说完,陆鸣把酒杯一掷,走到桌子前,提笔一挥,游龙走凤一般,很快就完成了一首七言诗,随即再把笔一掷,自己去倒了一碗酒喝。

        此时,众人也都起身过来围观他的诗作,他端着酒碗,对着周禄举了举碗示意,“周兄,小弟献丑了,该你了。”

        周禄不慌不忙地把陆鸣的这首诗念了出来,“‘中秋佳月最端圆,有缘桂山来相见。琴箫一曲酬知己,杯酒相延不应悭。聚散如何妨乐事,不如纵情尽余欢。天应有意会遮拦,好处时光等闲看。’好诗,好诗,应时,应景,应情,应境,兄台才思敏捷,在下自愧不如,就不班门弄斧了,这样吧,在下涂鸦几笔,以记今日之相识。”

        说完,周禄拿开陆鸣的这首诗,自己重新铺了一张纸,压上镇纸,略一沉吟,很快也下笔如神,也就一顿饭的工夫,他画好了一幅画。

        画面是一轮圆月当空,月下是一座院子,院子里有一群人,其中有两个在低头抚琴,一个在吹箫,剩下的或站或坐或背靠着桌椅,有人手里拿着折扇,有人端着酒碗,还有人在舞剑,旁边,有几棵看不出品种的树,树上挂了几盏灯笼。

        “周兄的画也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方才的人物画全了,且个个神态各异,颇有吴道子之风。”陆鸣细细赏鉴了一番,夸了几句。

        事实上,周禄的画只能算是中上,不如他的琴箫出色,比起陆呦来也略差了些。

        为此,陆鸣稍稍去了点疑窦,只是没看到对方的诗才他终是觉得有几分遗憾,正琢磨如何开口请对方作诗时,周禄把矛头又对准了陆呦,他央陆呦作诗。

        陆呦自知自己诗才平平,忙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