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小说 - 言情小说 - 庶门风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0

分卷阅读120

    老实实地躺下了。

        连着三天,颜彦都找了个“累”的借口拒绝去后花园锻炼身体,陆呦总算意识到颜彦的不对劲,一开始他以为颜彦是生病了,后来一看颜彦吃东西又不像是生病的,因此,他以为颜彦是生他气了。

        因而,第四天从上房接了颜彦回到松石居后,他把那篇关于“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经义给颜彦看,这一次,他的观点有了些许的变化,认为善良并不是无止境的宽容,但涉及家庭伦理时和孝道陆呦仍坚持“子不言父过和母过”和“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论调。

        “我不认同这话,有一句话叫,‘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还有,曾云:‘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两段话你该当何解?”颜彦驳斥了对方的观点,并再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

        陆呦听了这话低头沉吟了一会,约摸有五六分钟,这才抬起头来看着颜彦,“我懂,只是,只是,只是。。。”

        后面的话陆呦没有说出来。

        “只是你没有想过这些。这跟我前些天说的所谓好恶是因人而异一个道理,好恶是相对的,孝道和君臣之道也是相对的,孝道的前提是父慈兄良,君臣之道的前提是君仁,同理,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也不是绝对的,夫义,妇才听,夫不义,做妻子的就该好好规劝丈夫,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同理,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委婉地指出来,这样才能避免父母犯错,还有。。。”

        谁知颜彦的话没有说完,只见青禾掀了门帘进来,说朱氏身边的温嬷嬷陪着刘mama进院子了。

        颜彦一听便猜到了刘mama的来意,虽如此,她还是迎了出去,陆呦一听是颜彦的娘家人来了,心下一慌,也跟着出来了。

        “奴婢见过小姐和姑爷。”刘mama上前向陆呦和颜彦行了个屈膝礼,起身后看了陆呦和颜彦一眼,见这两人均没动地方,只得恭恭敬敬地说道:“小姐,夫人打发奴婢来看看小姐,顺便接小姐回去给三太太一家饯行。”

        “三婶说了要走?这大冬天冰天雪地的,为什么不留下来过年?”颜彦说道。

        她隐约记得陈滢说过,好像要等明年开春了再回去,她这次进京,除了参加颜彦的成亲礼还有一个目的,想托颜芃找找门路把她丈夫调回京城,因为孩子们一天天大了,该说亲了。

        可这突然之间对方说要回去,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mama见颜彦留客,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不过很快就没了,“回大小姐,主子们的事情奴婢就不清楚了。”

        “好吧,我和夫君一起回去。”颜彦说。

        对方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颜彦不能不听。

        “回小姐,夫人的意思是自己一家小聚,几位公子和老爷均不在家。”多余的话刘mama没有说,但言外之意颜彦和陆呦都听明白了。

        “也好。”颜彦略一斟酌,做出了决定。

        主要是她担心陆呦回去之后会受到冷遇,这对他的性格修复会造成阻碍,因此,她只得命青苗先陪两位mama坐着,自己拉着陆呦进屋了。

        “夫君,我猜我婶子找我应该还有别的事情,今天就不带你回去了,你放心,天黑之前我肯定回来,不许胡思乱想,好好把那篇经义做了,等过些日子我陪你去见季老先生。”

        “好。”陆呦说完之后又拉着颜彦的手确认一遍,“我等你。”

        “知道了。”颜彦说完喊青禾进来给她梳洗装扮,换上一身新衣,临出门前又带着两盒青玉青云新做出来的糕点。

    ------------

    第一百二十七章、开口了(一)

        颜彦回到颜府时,陈滢确实和马氏在屋子里说话,听到丫鬟通报,两人都下炕迎了出来。

        颜彦向两人行了屈膝礼,问过好,马氏先一步拉着颜彦的手上下打量起来。

        “还不错,好像还胖了些,气色也红润。”马氏先夸了一句。

        颜彦笑了笑,转向了陈滢,“三婶不是说等明年开春再走吗?”

        “你三叔来信说,北边又不安稳了,你三婶担心你三叔呢。”马氏代为回答了。

        “啊?又不安稳了?是谁,辽国还是蒙古?”颜彦追问。

        “都不是,是女真、蒙古、契丹打起来了,你三叔说咱们也得做好迎战准备,怕契丹人支撑不住,掉头来抢咱们的粮草。”这次换作陈滢回答了。

        颜彦一听历史果然还是相似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女真也该打发人来向大周谈条件了,这步棋怎么走实在是太关键了,颜彦不知皇上听了自己那番话会不会有所触动。

        “可这事三婶回去也帮不上忙啊。”颜彦问陈滢。

        “这孩子,还真爱刨根问底,你想啊,战事要启动了,这个时候你三叔肯定不能调回来了,你三婶见没了指望,只好回去陪着你三叔,好歹一家人在一起。”马氏戳了下颜彦的脑袋。

        “罢了,不说这些。彦儿,你在陆家还好吗?陆家长辈们对你如何?”陈滢换了一个话题。

        “还好,就是陆家的规矩比较大,每天的晨昏定省有点繁琐,别的也无妨。”颜彦斟酌着说道。

        “这事说来也赖我,彦儿从小跟着她祖母,也不用晨昏定省的,后来老太太没了,我也是有一搭无一搭的,想着左右吃饭时要见面,便没怎么死守这些规矩,再一个,女孩儿也就在娘家时有几天松快日子,我是过来人,就更不忍心苛责孩子们,只是这样一来,孩子们形成习惯了,反倒不适应别人家的规矩了。”马氏检讨道。

        “这事和二婶不相干的,二婶也是疼我,我明白的。”颜彦忙道。

        “你明白就好,听二婶的,做媳妇确实不比姑娘家,你暂且忍几个月,等过了正月再搬出去,到时你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说起来你也算是因祸得福,哪个做媳妇的不得在公婆面前立规矩?谁不是打这一天过来的?”

        “这话倒是,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单单只是立规矩,陆家还算是良善。好了,不说这些,我请你二婶把你接回来,就是想告诉你一声,我们要回去了,下次见面,不定什么时候,三婶想着跟你说一声,既嫁进了陆家,就好好和姑爷过日子。”陈滢怕马氏的这句“因祸得福”令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