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
,司马师也颇为伤怀,但是他并不会因此而选择迁怒羊发。 司马师发现,参加此次文会的人,所学的都是比较主流的文学观点,非常符合当下的风尚。 时下的风尚是什么呢? 就是曹丕喜爱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是当初被曹cao点名批评过的一种风格,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有很大的可能被归于“浮华”之类中。 浮华案,发生在魏明帝曹叡时期,以明帝下旨贬斥“浮华交会”的士子为具体过程。 司马师同学作为司马懿的儿子,在出仕后突然就多年没了动静,之后对浮华案的部分事实也予以掩盖,对浮华案后通过其他途径重新为朝廷任用的夏侯玄等人多有打压。 可以说,在浮华案之后,司马师就和以前的旧友彻底断交了。 论起人生赢家司马师的黑化,历史上的魏明帝曹叡功不可没。 可是在魏文帝曹丕时期,这种风格还是很正常的景象,那些因浮华案而被截断前途的士子,少年时期都是在这样的环境风格下长大的。 在文会上大出风头回来的司马师回来以后仔细想想,突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他是不是就这样奔跑在了作死的道路上,为未来自己跌入低谷添砖加瓦了? 但是仔细想想,司马师觉得自己的错误并不是很严重。 所谓“浮华交会”,按照司马师个人的理解,和晋代的清谈有点像,但是和齐梁宫廷文学比起来,就朴素得很了。 而且单纯是文坛的事情的话,也不会曹叡这个皇帝亲自下旨对相关人员进行贬斥。 其实这只是曹叡借着这种名义对自己看不顺眼的异己进行打压罢了。 真要细论的话,就相当于皇帝自己亲自下场,整肃官场和政坛,和清末茶馆里贴的“莫谈国事”一个效果。 未来威风八面的曹叡现在还得在他的老爹面前装孙子,对曹丕喜爱的风格,不论他自己是不是喜欢的,都是要捧着的。 司马师:虽然现在咱们俩的关系挺好,但是想到浮华案,突然就不觉得你可怜了呢,平原王殿下。【微笑·jpg】 当然,曹叡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他爹面前拍马屁的,毕竟他爹曹丕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男人。 被孙权惹毛了,当然是要把脸给打回去的,不能就这么算了啊! 黄初五年,曹丕兴兵再度南征,曹叡留守洛阳,没有随军出征。 曹魏现在的套路已经和当年不一样了,就算是曹丕这个自幼就长在军中的,到了后期,也没有随父亲出征了,更不用说一直生在锦绣富贵中的曹叡了。 曹丕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很有自信,如果脾气犟起来了,甚至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话说上次曹丕狼狈而回以后,刘晔表示:瞧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曹丕:你可闭嘴吧你!光会打嘴炮,不弄出点实际成绩,说得准又有什么用啊?! 刘晔:六月飞雪啊! 这一回出征,曹丕对自己信心满满,司马师觉得这次有点玄。 然后他就被打脸了。 曹丕回军的时候顺路去看了弟弟,而孙权投降、纳贡的上表已经在洛阳堆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浮华案真的是阿师的人生转折点啊……要是他那时候没被排挤,后面也不会黑化得那么厉害,直接想要覆灭魏国皇室了…… 第102章 薄幸 其实想来也是正常, 上次虽然魏军败了,但乃是因为天数,并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而且心中还始终对孙权憋着一股气,自然各个骁勇。 历史上的曹丕比较倒霉, 是征孙权的时候遇到了疫病, 最后坐失良机。 但是这一回, 他长了记性, 知道南方的环境对他们不太友好, 当然要做好防范,于是一路高歌地把孙权给打服了。 孙权称降纳贡, 人逢喜事精神爽, 把孙权打服了, 曹丕自认为收拾蜀中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时候, 他觉得继承人的问题需要考虑了。 司马懿被曹丕倚为心腹,当年曹丞相对留守大本营的荀彧说他是“吾之子房”,那么曹丕心中的“吾之萧何”就是司马懿。 但是, 曹cao当年好歹还把儿子留下了, 在自己出门的时候锻炼儿子的能力, 曹丕至今却依然对继承人的问题犹豫不决。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看看隔壁,孙权虽然没有确立继承人,但是他的长子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刘备就更不用说了, 刘禅早就被立为太子了,刘备一命呜呼之后,蜀汉在继承人这方面根本就没有起什么乱子。 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影响了中国无数年的继承制度还是很有用的。 虽然曹叡的生母从正室的地位被废了,但是在大家都是庶子的情况下,作为长子的曹叡对上他的兄弟们,依然很有优势。 更何况,曹叡作为他爹明文下旨扔给无子的皇后郭女王抚养的皇子,优势一点都不小。 黄初五年,魏帝曹丕立太学。 太学重设其实是好事,这说明天子看重经学,但是许多著名大拿都是尊奉传统的老人物。 对于天子至今未立太子以及曹叡如今的处境,他们很有话说。 偏偏曹丕现在也在想这个问题,倒不是说谁逼他立储,因此他也没降低对曹叡的好感,反而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了。 皇太子作为继承人,受到的教育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为国家计,曹丕确实要早点选择一个继承人,悉心教导,才能安心地把重担交给他。 具体的夺嫡过程就不用重复了,曹氏父子的继承人选择的过程真的是旧事重演,雷同得一目了然。 虽然已经确定要立曹叡为储君了,但是曹丕偏偏没有马上将他封为皇太子。 和历史上直到临死前才将长子曹叡立为皇太子不同,这回曹丕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就是选定曹叡为继承人了,但是并没有封其为皇太子,而是将曹叡单独拎出来,由平原王转封为周王。 秦代之后,历代封王,以秦、晋、齐、楚四字最为尊贵,但是“周王”这个封号,在这个时期,无疑有其特殊的意义。 曹魏继承东汉的都城,以洛阳为都城,就连西汉的都城长安,也不过是陪都之一。 东周王室的都城就是洛邑,曹叡封周王,联想到洛阳这个城市的存在,毫无疑问,代表着曹丕对长子的承认和看重。 曹叡:好开心啊,开心得要昏过去了! 而且曹丕陆陆续续往曹叡的府上添人,都是被他赞过的正直能干之士,别的不说,他还想把司马师塞到曹叡那里去,职能类似于伴读。 司马师:呵呵,那我还是去太学好好刷我的声望值吧! 司马师穿越一趟不是为了单纯见识一下古代的风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