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会再让子孙迎娶那些“名门贵女”了。 中秋佳节才过不久,择聘淑女的旨意还热乎着,光幕又出新文字了。 当今天子倚重藩王,善待宗室,为子孙后代谋算好了一切。 倒霉的太孙依旧在光幕上没有姓名,光幕文字显示的是太宗、仁宗之后,朝廷照太&祖皇帝祖训,依旧善待宗室,藩王依然存在,并未被“撤藩”。 可是,宗室繁衍,子孙愈多,朝廷财政难以支撑,很难再按照开国皇帝,也就是今上宣武帝的想法,给足宗室禄米。 亲王、郡王等且财产众多,不愁生计,然而宗室爵位低至将军、又沦为远支者,有些竟沦落到食不果腹的境地。 此所谓“穷宗”。 光幕显现的,便是与某位未来重臣有关的记载中,这位重臣对这些“穷宗”的评判。 又有本朝后世某代,朝廷官员认为某郡王生育子嗣过多,有骗取朝廷禄米之嫌的记载。 其上关于朝廷每年所收税赋等,与支给宗室亲藩们的禄米的数据对比记载,实在是让人心惊。 如今只是国朝之初,祸患尚且不显,何况,天子本身亲族单薄,正是需要子孙后代越多越好的时候。 然而,按照光幕所示,对宗室的如此厚待,日后必会耗费国朝之国力。 这样一来,就又显出一个问题来。 未来的太孙,他的帝位被取而代之的缘由,左右不过是削藩。 光幕上记载的成为“太宗”的赵王,以藩王之身登基,将太孙建文帝所做的改革全部否决,“一复旧制”,这也意味着,他绝不会再重蹈建文帝削藩之覆辙。 就算他作为藩王中的成功者,对其他藩王有很强烈的忌惮之心,也不会再像建文帝一样,丝毫不留情面地向藩王们下手。 就算建文帝和赵王之间,关于藩王的斗争,都还没有想到禄米这一步,只是权力的斗争,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建文帝想要削藩,若是不出现光幕记载中国朝被外敌所破的那种可能,对于保存未来国朝之国力,或许会有所帮助。 光幕来了这一出,太孙未来削藩以致帝位不稳之事,忽的有了另一种解释。 是以光幕又有新文字后,太孙祁元詝行事便又沉稳起来,纵是太孙妃的择聘并不能带给他多少助力也无碍了。 光幕文字总是言说赵王这位未来太宗、赵王世子这位未来仁宗的功绩,将太孙本人衬得并不合格,又有赵王不登基、其余藩王登基、或太孙未来成功裁撤藩王却空耗国力、以至于国朝国祚短衰等例,仿佛他并非人君之选,难担重任。 可是如今这一次的光幕显字,却明明白白显示出来,不过是成王败寇,若是削藩成功,未来未必都是不好的。 而且若是藩王不成大患,在宣武朝便剪除这些“大敌”、不在未来消耗国力,他何愁不会像皇爷爷预想中的那样,成为一代明君? 祁元詝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之前的光幕信息,描绘的未来实在是太好了,国朝声威赫赫,震慑万方,以至于纵然其言未来会有藩王作乱,但天子宣武帝依旧没有什么动作,让太孙心中惴惴。 可是现在,不就有了让人上疏议论藩王问题的理由了吗? 比前头的几位皇兄慢了一拍,九月来朝的代、肃、辽、庆、宁五王,就正好撞见朝廷大议藩王这件事。 天子共有过二十五子,除却早殇、壮夭的懿文太子、鲁荒王等四位皇子,再除去镇守南境的楚王、蜀王、湘王、岷王这四位皇子,其余的皇子,如今悉数在京。 宣武二十六年九月开始,朝中震荡,藩王之议,突兀地成了朝廷要尽快解决的大事。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对宗室的限制都是必须要有的,如此一来,太孙便成了必然的受益人。 就连此前光幕所显的其未来失位之因的削藩——此点乃最是让藩王们痛恨的——都被描补得情有可原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光幕表示宗室政策再不改,肯定会出问题。 于是乎,太孙又借机立起来了。 咳,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太孙,你收一收啊! #您的虾仁猪心套餐即将到位# #太孙,该起来【划掉】喝药【划掉】吃饭了# * 对不起小天使,最近有亿点点忙,又没有存稿,于是…… 我尽量开始恢复更新Orz 第9章 第九章 诛心(下) 宣武二十六年,京中多事,自各地藩王入京后久不归藩,时局更是暗潮涌动。 这日赵王难得没有出门与诸王兄、王弟往来,而是留在府中。 作为光幕史书认证的继承人,祁元询在父王那里的存在感突然的高了起来。 于是乎,不用进学之后,原本该在府上自行学习、悠闲度过又一天的赵王世子,喜提父王考校。 祁元询进了书房后,赵王并未直接开口,而是让他看了京中近日发生的各件大事,并一些影响很大的奏疏,才开始询问。 “元询我儿,光幕异象后,我家在时局之中,便不可置身事外了。这些个jian佞之徒,一个个,就知道见风使舵,鼓噪削去藩封,你说说,我家该如何做啊?” 如果赵王是纯粹的藩王,作为藩王世子,祁元询当然知道该怎么回答。 管宗室和藩王的存在会对朝廷造成什么影响,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保住自家的权势富贵最重要啦! 可是问题是,现在虽然看不出来,但是依照光幕剧透,祁元询当然是默认自家老爹现在就有不小的“志向”了! 所以他们家这一系,既不可能支持东宫一系削藩,也不可能完全站在纯粹藩王的立场上说话。 要是选择后者的话,那光幕史书上,宗室繁多,国朝难以支撑的难题,就真的得他们这一脉的后代子孙买单了! “父王,儿子以为,彻底废藩实不可取,然而,空耗财力供养宗室,亦不利于国朝。” 和亲爹说话,也不是讨论自家的家庭问题,祁元询自然没有藏着掖着的道理。 “你说。” 赵王没有插话,示意祁元询把话说完。 “国朝初立,皇祖父分封诸王,实在是为了我祁家千秋万代着想。” 祁元询开了个头,接下来的话说出来就很顺口了。 分封诸侯,屏卫中央,这个习俗,是从先秦之前的周朝就流传下来的。 始用皇帝之号的秦,一统天下后,二世而亡。 而继秦之后的大汉,却享国四百余载。 是以,历朝的开国皇帝,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者,不知凡几。 开国之时,天下不稳,相比于功臣元勋,皇帝们当然会更信任自己的子侄。 封建藩王,相比于为了让子孙后代延续荣华富贵,在军事